谷伟
城建学院2021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,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华工优秀奖、学业一等奖学、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获得者
【导师培养感言】
科研潜质和科研精神——研究生成长之路的基石
科学研究需要的不仅是科研潜质,更需要一种勤奋钻研的科研精神。谷伟同学的科研成长之路就体现了这两点。
谷伟同学在研究生学习阶段,学习成绩优秀,不仅具备了本专业学科基础知识,也自学充实了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。积极要求进步,主动参与学校各项事务和公益活动。
谷伟同学勤奋刻苦,自我管理和激励能力强。在科研方面,谷伟同学的科研能力和悟性很强,进校以来,他从新的起点开始全新的课题,克服重重困难,在短短两年的研究生期间,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,学习了多种新的方法,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并将其转化为科研成果。发表 SCI 检索期刊、北大核心论文各一篇,申报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,在校期间学术成果突出,并获得多个奖项。
【学生成长感悟】
科研从来不是一蹴而就
时光如箭岁月如梭,转瞬间都要告别校园了,回想起两年前一个人初来到这滨海之城奉贤,思绪万千。还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,不知道研究生需要怎么样去学习,不知道所谓的科研是什么,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科研工作,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合适科研,然而心中更迷茫的是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?
思政领航
我在入校不久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的申请,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。努力奉献自己的青春,成为了“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”。在抗疫期间,积极相应国家号召,在260个小时的日夜奋斗中,为他人服务,毅然成为一名“青春战疫”志愿者。
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
初探科研
在科研之初,因办公条件有限,我便在宿舍办公桌上开始了科研生涯。顺着导师所提供的研究方向,自己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吸食着文献中海洋般的知识。可是科研不仅仅是努力看文献就能解决的,或许是自己初始的埋头阅读,抑或是因为科研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。在研一结束时仍然是颗粒无收,尽管在此期间在班委担职,各科成绩也还可以,但自己内心知道这并不是自己期待的自己。
渐入佳境
通过学习交流,自己有了一点科研入门的感觉。面对一个新问题,知道如何利用各类文献和研究工具,找到一个可行的切入点,再逐步像剥洋葱一样,探索核心之处。于是正式进入研究课题,开始了模型和实验研究。在两个月后得到了不错结果后,立刻开始了自己第一篇论文的撰写。大概花了一个半月时间,完成了初稿。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,当看到导师布满红色批注的文章时我傻眼了,于是开始了无休止的修改之路,论文也越来越像回事了。
苦尽甘来
在论文修改完毕后,便到了投稿阶段。开始选择了在环境和计算科学交叉方向的Top期刊。在同行评审阶段,每天都满怀期待。两个月后等来了大修结果。经过三个星期的精心修改后,还是收到了失落。也许任何事情都是不那么一帆风顺的。于是继续修正完善论文,选择了合适的期刊,开始了下一次投稿之路。终于苦尽甘来,看到录用后,霎时如释重负。
期刊发表
这次发表论文的经历让自己的内心渐渐变得更加强大,也越发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。有了第一篇论文的投稿经历,第二篇论文从构思到实验计算,从写作到投稿整个周期就比较顺手了,在经过两个月的等待后,文章顺利被录用发表。
苦尽甘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是科研之路的希望和梦想所在!从懵懂到逐渐明白,从个体到融入利他,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!